一支独秀君知否?

发表时间:2025-02-10 16:31作者:李保唐

古诗词中,以“问答”入题的极少。近日读到到唐诗人王绩的一首《桂花问答二首》:“问春桂,桃李正芬华。年光随处满,何事独无花?桂花答,春华讵能久。风霜摇落时,独秀君知不”?了解这首诗的大意,须先说几句有关桂花的话。桂花,在我国实际上有两种。一种是春天开,称春桂;一种是秋天开,就是我们常说的八月开的桂花。所以,这首诗的大意,应该是:有人问春桂,春光明媚,桃花李花等开得正盛。这也正是你应该开的季节啊,你为什么偏偏不开放?春桂回答,春光虽好,但不可能常久。到秋风萧瑟秋霜降临时,你知道吗,这才是我一枝独秀的时候呢!这首以拟人化手法、形式又不拘一格的《桂花问答》,它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只是桂花何时开这么简单。文字背后的深意,应该与作者王绩的个人经历和人生体验有关。王绩生活的时代,正是隋末唐初的动乱时期。他从小颇具才华志存髙远,被称为“神童仙子”。15岁时就曾游历都城,拜见权臣,寻求踏進官场之路。他生性旷达,又以简傲闻名。隋炀帝楊广,好大喜功,刚愎自用,滥用民力,贪欲腐败,他极度鄙视!唐太宗李世民,逼父屠兄,夺取皇位,他认为,这样的皇帝怎能齐家治国平天下!所以,虽然他在隋、唐两朝都曾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,但由于与这样的官场格格不入,他总是以酒为伴,最后甚至三仕三隐,掛冠归隐,自称“东皋子”。他实际上就是诗中的甘愿在秋日开花的春桂!他不甘于在表面光鲜实质黑暗的官场随波逐流,与桃李争芳斗艳,却甘愿在秋风萧瑟中一枝独秀,傲然于世!他不满当时的官场风气,又苦于无力改变。正如他在《过酒家》一诗中所说,“此日长昏饮,非关养性灵。眼看人尽醉,何忍独为醒”!本是醒者,却又不能“独醒”。这恐怕是作者更为痛苦的事吧?

指导单位: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法治研究部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   电话:010-68496763  68499762